咨询电话: 13704000378
李芏巍: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的深层次战略逻辑与结构性矛盾分析!
发布于 2025-08-08 06:49 阅读()
此次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达成的联合声明,表面上是一次关税对等调整的技术性协议,实则是两大经济体在全球秩序重塑期的一次关键试探。双方以“90天观察期”为缓冲,既为国内经济争取喘息空间,也为下一轮博弈积蓄筹码。
当前,中美关系已超越传统贸易争端,进入“规则制定权”与“技术主权”的深层较量。美国试图以“小院高墙”锁死中国产业升级,而中国则以“内循环+全球南方合作”构建替代体系。这一结构性矛盾,注定任何短期协议都难以根本缓和双方的战略对抗。
对全球市场而言,此次协议或带来短暂利好,但更需警惕“去风险”常态化下的供应链断裂风险。未来,经贸问题将日益与安全议题绑定,形成“科技战”“金融战”“标准战”等多维战场。
历史的钟摆从未停止——是走向“新冷战”式的阵营对立,还是孕育出多极共生的新秩序?此次会谈或许给出了一个模糊的起点,但答案仍藏在两国的战略定力与风云变幻的博弈中重新锚定发展坐标。
笔者正应邀撰写《中美“关税战”或将重构世界经济格局:物流与供应链的视角》和《中美 “关税战”:上合组织物流与全球供应链战略思考及格局优化》两篇文章,紧接《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达成的联合声明》发布。预期有转折,但也要持更谨慎的态度。
在全球经济紧密交织的当下,中美 “关税战”爆发以来,迅速成为国际经济舞台上的焦点事件,其影响力广泛且深远,深刻地冲击着世界经济格局。这一关税战不仅是中美两国经济利益的激烈博弈,更引发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连锁反应。看此次会谈聚焦关税对等调整,但深层逻辑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规则体系的重塑之争。
通过“小院高墙”策略(如CHIPS法案、通胀削减法案)重构供应链,将中国锁定在中低端制造,同时巩固美元-科技霸权体系。
以“新型举国体制+内循环”突破技术封锁(如半导体国产化),并通过RCEP、金砖扩员构建“去美元化”贸易网络。
美方在声明中强调“可持续的经贸关系”,但未提及技术管制松绑,暗示其“贸易缓和科技围堵”的战略存在。
2025-2026年是其政府“跛脚鸭”期与选举预热期,需短期经济稳定(如降低通胀)以争取选民,K8凯发科技但对华强硬仍是两党共识。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年,需外贸企稳支撑GDP 5%目标,但科技自立与安全优先的长期战略不可逆。
此次协议本质是“危机管控式休战”,而非根本性妥协,因双方均面临内部结构性压力(美债危机、中国关税负担风险)。
廉价商品(抑制通胀)、绿色转型(光伏/电池原料)、债务循环(美债持有)。
美方试图通过“关税杠杆+技术断供”迫使中国让步,但中国以“市场替代”(东盟、拉美)+“技术替代”(华为7nm芯片)反制,削弱美方筹码效力。
该情景推演模块通过结构化框架,系统化分析了中美博弈可能的发展路径,其逻辑性体现在以下维度:
反映国内政治极化导致的“锁定效应”。 分类覆盖了从乐观到悲观的全谱系可能,避免非此即彼的二元简化。
①“竞争升级”情景中,台海冲突(政治诱因)→稀土管制(经济反制)→资产冻结(金融对抗),符合“安全-经济联动”的冲突螺旋模型。
② “长期僵持”情景下,国内政治极化(内因)推动双方转向替代性联盟(外因),呼应“新现实主义”关于无政府体系中自助行为的论断。
①中国以“市场替代”(东盟)对冲美国“友岸外包”,体现“体系内制衡”与“体系外突围”的双轨策略;
②美方技术封锁与中方稀土反制,凸显双方在关键资源控制权上的攻防逻辑。这种设计揭示博弈的本质是“相互依赖武器化”。
同时,各情景均能找到历史参照(如美日贸易战、冷战技术禁运),增强预测可信度。
5、深层逻辑从效率优先到韧性优先的全球供应链新范式;在不确定性中导航─物流与供应链引领的经济新格局,揭示背后的内在逻辑。
6、该推演模块通过多维度、多层次的逻辑建构,实现了学术严谨性与政策实用性的平衡,为研判中美关系提供了可动态修正的分析框架。
维护“自由主义霸权秩序”,通过联盟体系(美日荷芯片联盟、AUKUS)遏制中国崛起。
类似1985年《广场协议》前的美日博弈,但中国具备更大市场自主性(14亿人口内需)和非西方联盟选项(金砖国家)。
此次协议仅是“高压锅泄压阀”,未来“日内瓦机制”下的90天谈判期十分关键,中美博弈已进入战术性休战,战略性对抗深化的阶段。
全球供应链加速分裂,“中美双轨”下多极化,第三方国家(中国竞争关系较小的国家,例如墨西哥、越南、印度等),成为博弈缓冲带。
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全文,以及网络公开发文,结合国际政治经济学“霸权稳定论”与“依赖理论”,数据支撑包括UN Comtrade贸易流、美国国会研究局对华制裁评估报告及中国工信部技术自主化白皮书。
美国将(一)修改2025年4月2日第14257号行政令中规定的对中国商品(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商品)加征的从价关税,其中,24%的关税在初始的90天内暂停实施,同时保留按该行政令的规定对这些商品加征剩余10%的关税;(二)取消根据2025年4月8日第14259号行政令和2025年4月9日第14266号行政令对这些商品的加征关税。
中国将(一)相应修改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4号规定的对美国商品加征的从价关税,其中,24%的关税在初始的90天内暂停实施,同时保留对这些商品加征剩余10%的关税,并取消根据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5号和第6号对这些商品的加征关税;(二)采取必要措施,暂停或取消自2025年4月2日起针对美国的非关税反制措施。
采取上述举措后,双方将建立机制,继续就经贸关系进行协商。中方代表是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美方代表是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和美国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协商可在中国、美国,或双方商定的第三国进行。根据需要,双方可就相关经贸议题开展工作层面磋商。K8凯发科技
李芏巍,中物策(北京)工程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大湾区物流与供应链促进委员会轮值主席,中国物流与供应链智库核心专家。
专门从事城市规划、城市发展战略策划、城市产业策划、产业园区规划、物流与供应链节点城市策划、规划、设计与运营的综合性智能服务机构。
新闻资讯
-
中美竞争未来还将涉及哪些领域 08-08
-
【深化“产改”进行时】让一线职 08-08
-
创元科技:江苏苏净为半导体行业 08-08
-
光刻机是干什么用的这种制造芯片 08-07
-
什么是光刻机?光刻机有什么作用 08-07
-
东微电子重大突破 自研光刻机核 08-07
-
郭源生:贸易摩擦促使我国集成电 08-07
-
2018年集成电路先导技术系列 08-07